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张稳 记者 李金珊 报道
“我死后,我的亲友能继承我的社交m88体育账号吗?”
“我的抖音、游戏账号能当作遗产写进遗嘱吗?”
……
你是否想过,如果有一天离世了,我们的“互联网遗产”该如何处理?
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类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社交账号等虚拟资产能否被继承的话题,时不时就会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社交账号的继承问题,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那么,虚拟的社交账号,真的能被继承吗?是否有相关的法律依据?
记者注意到,公开报道显示,早在2011年,国内就曾有关于社交账号继承的相关争议。
当时的报道显示,王女士在丈夫徐先生去世后,想要整理徐先生QQ邮箱里保存的两人信件、照片,同时也想保留这个QQ号码。但王女士不知道密码,只好向腾讯求助。不过得到的回复是,根据腾讯公司与用户之间达成的协议,QQ号码所有权归腾讯所有,用户只拥有号码使用权。
国外甚至早在2004年就有过相关争议。据报道,在美国,一名父亲因无法继承去世的儿子的邮箱,将雅虎告上了法庭,而雅虎起初以隐私为由拒绝交出原账号,最终经法院判决,选择将邮箱内容刻录进CD中,移交给此名父亲。该案也被称为美国数字遗产第一案。
此后,关于网络虚拟资产继承的讨论,开始逐渐被提及。
2018年,中华遗嘱库出现了第一位将虚拟资产写进遗嘱的客户,当时对方是想把支付宝账号写进遗嘱。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支付宝的服务协议里规定:用户标识和账户仅限本人使用,请勿转让、借用、赠与,也无法继承,但支付宝账户内的相关财产权益可被依法继承。
其实,大部分社交平台都不允许用户将社交账号作为个人财产进行继承。
如微信的服务协议里也有类似规定:微信账号的所有权归腾讯公司所有,用户完成申请注册手续后,仅获得微信账号的使用权,且该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注册人。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不得通过受赠、继承、承租、受让或者其他任何方式使用微信账号。
2019年10月,刚30岁出头的程序员李先生,到中华遗嘱库立遗嘱,除将大部分财产留给父母外,还选择将一个玩了7年的游戏账号,写进遗嘱留给自己二十多岁的堂弟。
其实,像他一样将游戏账号等虚拟资产写进遗嘱的人,并不在少数。截至2019年底,超过180人在中华遗嘱库将虚拟资产写进遗嘱,大多涉及微信、支付宝账号、理财账号以及游戏账号等。
近年来,通过立遗嘱保护虚拟资产的情况越来越多。
2023年初,拥有百万粉丝的“90后”“B站up主”到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计划等自己离世后将百万粉丝账号留给好友运营,并将自己名下价值300万的虚拟资产继承给父母。
据《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群开始订立遗嘱处分“虚拟资产”,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共计收到488份涉及“虚拟资产”的遗嘱。
统计发现,微信账号、QQ、支付宝、游戏账号、多样化的虚拟货币等已经成了立遗嘱人群的重要资产。“虚拟财产的继承问题,成为中青年立遗嘱人群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可是,这些虚拟资产被写进遗嘱后,真的能被继承吗?虚拟账号继承与否的决定权似乎并不在用户手中。在大多数社交平台的账号管理条例中,用户只具备社交账号的使用权,其所有权仍属于平台,并不具备可以被继承的属性。
如抖音用户服务协议中就明确规定:用户的抖音账号仅限用户本人使用,禁止以任何形式赠与、借用、出租、转让、售卖或以其他方式许可他人使用该账号。同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如用户在注册后连续超过六个月未登录账号并使用,平台有权冻结或收回账号。
这样看来,社交账号要真正实现继承,还在于平台方。
其实,近年来,针对上述问题,各平台也推出了一些人性化的措施。
早在2017年,微博官方客服就曾发文称,亲属提供博主的死亡证明和户口本有效内容,站方核实无误后,对账号进行保护,移交到新的账号持有人。“过去几年中,我们曾多次帮助去世博主的亲属找回账号。”
2020年9月,微博发布保护“逝者账号”的公告,为了完善平台服务,保障用户权益,保护逝者隐私,防止逝者账号被盗,站方将对逝者账号设置保护状态。设置为保护状态的账号不能登录、不能新发内容、不能删除内容、不能更改状态。
2021年,B站开发了纪念账号功能,家属可以将逝者账号申请为纪念账号,申请成功后账号会被冻结,任何人无法登录。同年,抖音也上线了逝者纪念账号功能,对逝者账号设置保护状态。逝者的作品内容将继续保留,供作品的分享对象查看。同时,逝者在抖音的财产可被经核实的直系亲属继承。
游戏账号继承也早已有成功案例。2017年,玩家小七就通过暴雪娱乐公司工作人员的协助,继承了其去世父亲的《魔兽世界》账号。
记者注意到,2021年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虽然该条文仅是对虚拟财产的保护进行确认,但弥补了我国法律在虚拟财产保护问题上的空白,明确赋予虚拟财产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民事财产的权利,为日益丰富的虚拟财产的界定和保护奠定了基础,为后期立法提供了空间。
“这就明确了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是公民的财产,只要是个人合法取得的,都属于遗产,可以被继承。”山东国曜琴岛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立红称,最高院曾出台文件,认为虚拟财产一般是狭义的数字化、非物质化的财产形式。包括邮件账号、社交账号、网络游戏装备、虚拟货币等等,这些虚拟财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中的财产。
“网络虚拟财产能否继承,要从两个角度上来判断,一是看是否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再一个是看用户与网络平台之间的约定,如果不违法、不违约,网络虚拟财产就能够合法继承。”李立红说,但在实践中,因为很多种类的账户具有人身属性,平台不允许用户将其作为个人财产进行继承。这就要求用户在注册、使用过程中,遵守与平台之间的协议。
记者注意到,2022年,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曾发文提及社交账号的继承问题。文中,该院法官称:由于支付宝、微信等社交账号以及自媒体账号,是初始申请注册人专属的,具备一定的人身属性,能否进行过户,要以虚拟财产权利人同具体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所签订网络许可及服务协议中的约定为准。
另外,对一些直播带货的“百万粉丝”账号,或有固定读者的网络大V自媒体账号等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目前尚没有明确统一的确定标准。因此,如果涉及财产的分割和继承,实践中仍旧主要通过协商确定。
同年,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也曾发文称,在实践中要注意,社交账号、游戏账号和游戏装备不能一概而论,涉及隐私的QQ账号、微信账号,微博账号,甚至微博大V账号等人格属性较强的虚拟财产是否可作为遗产被继承,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未来可能会有争议,需要再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考量,不可一概而论。
就像《寻梦环游记》里说的那样,“真正的死亡是世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记得你。”这些虚拟的社交账号,其实并不“虚”,远不是一种简单的“财产”,相信随着法律规定的日益完善,社交账号等网络虚拟资产的继承,将更加便捷、规范。